近年来,随着部分老矿区资源枯竭、落后产能退出,职工安置与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退出煤矿5500处左右、退出落后煤炭产能10亿吨以上,安置职工100万人左右。
随着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入,如何推动老煤企组建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拓宽企业发展空间,成为部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专业化服务公司助推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仍然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管理模式,从地面生产服务到井下生产系统,管理大而全、小而全,难度大、系统复杂、成本高、用人多、效率低,严重制约企业转型升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煤电技师学院培训部高级技师杨杰指出,随着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入,部分老矿区在去产能过程中,关闭退出煤矿多,职工安置任务重、难度大,且几乎没有新建煤矿接续,企业内部和矿区职工分流安置空间小;同时,这些老煤企在长期建设开发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如果简单按一般人员安置分流,会带来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据介绍,近年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江苏徐矿集团、河北开滦集团等老煤企,在整合企业内部人才、管理、装备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组建了多种形式的煤矿生产技术服务公司,为煤矿提供勘察、设计、建设、开采、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运行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同时,解决了职工分流安置难的问题。
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开展多种模式的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是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主要方式,可以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杨杰表示,依托老矿区的人才、技术、管理、数据、装备等优势,组建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实验室破碎机,开展专业化的煤矿地质勘探、开拓开采、机电运输、智能化建设等生产性服务,既是推动煤炭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促进煤矿社会化生产的需要,也是推动煤炭企业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煤炭人才资源配置、妥善安置分流职工的有效途径,更是煤炭行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对于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行业过剩产能,以及煤炭行业长远的改革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支持老煤企组建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姜耀东、杨杰提出了两点建议。
一是完善煤矿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产业政策》等相关内容,支持鼓励煤炭行业组建煤矿生产性服务公司联盟,搭建服务平台,优化产业生态环境;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优势煤炭企业组建采煤、掘进、机电、设计咨询等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实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资源在全行业高效配置运用,提高煤矿生产性服务业各环节协同发展能力。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财政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有潜力的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转型升级。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实施税费减免优惠,培育若干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特点、有品牌、有影响力的煤矿生产性服务标杆企业。支持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创业贷款、无形资产权利质押贷款等方式融资,降低资金运营成本。(记者 鄢丽娜 刘玲玲)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