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鑫诚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网站!
新闻资讯NEWS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0392-2626933 13783012349
技术文章

主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轻人力运营的煤矿未来鑫诚信

作者:鑫诚信 发布时间:2021-09-04 09:34:41点击:

从镐刨人背到打眼放炮,到综合机械化采煤,到现在势大力沉的智能化生产,煤矿人力运营是趋势,条件也日臻成熟

服务业常讲轻资产运营。一部手机、一个箱子、一辆电摩,就可以接单送货挣钱了。北京一位小哥说,稍微拼一下,一个月挣一万五千元以上,懒一点,七八千元也没问题。不想干或干不下去了,可以轻松转行,基本没有资产损耗。

听起来真不错。不过商品产出企业,上天入地行当,就不适用了。一张好嘴,说不出花来,两条铁腿,跑不到月球。

煤矿这样入地的商品产出企业,可以轻什么运营呢?瞻前顾后,环顾左右,轻人力运营应该是最可行的,也应该是必须行的。

煤炭行业打过人海战术。那时候家底薄,缺衣少食,需求又急迫,只好用人来堆产量。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煤炭生产实现百倍巨量增长,而从业人员数量从高峰期的700多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的347.3万人(国家统计局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近两年仍在减少。从镐刨人背到打眼放炮,到综合机械化采煤,到现在势大力沉的智能化生产,煤矿轻人力运营是趋势,条件也日臻成熟。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少人甚至无人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38个。据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到2022年,采掘智能工作面的数量或将达到1000个以上,智能化采面的产能或将达到10亿吨到15亿吨,大概念是,全国三成以上的煤炭产量,将会是在井下少人甚至无人的情况下采出来。

曾有说法认为,煤矿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以一定程度解决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问题。笔者以为,低素质是一种职业相对性概念,造飞机的高级技师去养鸡,也可能是低素质劳动力。况且,通过工作实践和职业培训,劳动力的素质都是可以不断提升的。关闭一个从业门路,不等于关闭了所有的就业出路。煤矿智能化建设催生的新的从业岗位未必少于井下减少的岗位。

同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了煤矿有责任努力实现轻人力运营。现在煤矿职工的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可井下工作不同于地面,环境恶劣,不见阳光,安全保障的投入远高于地面很多产业,不少煤矿职工都不愿子承父业,但凡有点营生,有多少人会选择下井呢!这与志向、奉献无关。

用机器生产来满足社会发展煤炭的需求,把更多的人从井下解放出来,沐浴阳光雨露,享受发展成果,这是煤矿的责任,也应该是追求。有的煤矿习惯了过去的劳动组织管理,惰于改革创新,有的煤矿暂时囊中羞涩,不愿增加技术装备投入,有的煤矿分流安置职工能力不足,担心引发转岗就业矛盾,不一而足,这都不应成为把没必要的饭碗留在井下的理由。轻人力运营既是对职工美好生活向往的成全,也是煤矿顺应发展趋势的主动作为。

我们还应该想到,轻人力运营,对助力煤矿安全发展,提升煤炭在能源产业里的竞争力,特别是减轻产业转型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井下减人对守好安全红线、底线的本质性保障作用,不必赘言。

老矿人力成本高,是普遍现象,导致煤炭制造成本难以拧出更多水分,而新兴能源成本近年来以令人惊愕的速度下降,同时煤炭消费对环境影响的二氧化碳天花板一时也难以顶起,所以,轻人力运营成为控制甚至降低煤炭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可行手段。

化石能源当然不会断然退出历史舞台,但往最坏处想,非要等到把从地下运出的最后一块煤炭,送进博物馆,再来找寻矿区经济发展新引擎,找寻矿工就业新出路,怎么可能做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波澜不惊呢?

服务业轻资产运营,有投入低、减少资产呆滞浪费的好处。煤矿轻人力运营,并非压缩人们自我谋生、奉献社会的空间,实验室破碎机,应该恰是人本理念的切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