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煤矿、油气田、电厂等智能化升级。
站在新起点,谋定而后动。“十四五”开局以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从编写方案、项目立项、制定措施、构建体系等方面多方位完善智能矿山建设顶层设计,搭建起智能矿山建设的“四梁八柱”,明确智能矿山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争取为煤炭行业和国家能源集团智能化建设提供“神东样板”。
顶层设计科学谋划
做好顶层设计是保证智能矿山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首要条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该公司强化战略导向,破解科技难题,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协同创新联盟,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该公司重新梳理制定了建设方案和行动计划,将智能矿山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董事长和总经理为组长和副组长的智能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协调。公司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快速形成一体联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智能矿山建设格局,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定位、高效率推进。
乘势而上,该公司沿着更高的目标向前冲刺:预计2021年建成4个智能化煤矿,2022年公司所属13个煤矿全部实现智能化,达到集团“8个100%”的智能化建设目标。
围绕新蓝图,一整套一体化推进煤矿智能化机制随之建立:明确各级人员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的职责,组建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健全煤矿智能化考核机制,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研究推进一体化发展重大事项。
该公司在综合各矿井基础条件、盈利状况、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各矿井实施方案,分级分类建设智能化煤矿,提出构建高级、中级、初级三档智能化矿山,致力打造“智慧矿区、智能矿山、智通管理”模式。
注重顶层设计,强化基层落实。以大柳塔煤矿为例,作为该公司首批建成的5个高级智能化煤矿之一,大柳塔煤矿根据集团及公司的指导要求,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制定了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方案和目标,规划了10大类93个项目,统筹安排推进。
按照规划,未来该矿将对采掘、运输、安全等10个重点领域加强提升和突破,力求采掘实现智能化生产,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安全生产和经营决策实现智能化支撑。
规划引领优化机制
进入2021年,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按照《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由点到面齐发力,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推动煤矿智能化升级和智能化发展。
强化标准引领,提升智能化基础能力。该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修订,相继出台《智能化煤矿(井工)分类、分级技术条件与评价》《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类、分级技术条件与评价指标体系》《国家能源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等一系列标准规范,通过强化标准规范引领、落实保障措施,提升煤矿智能化基础能力,高效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助力煤矿智能化建设。积极组建神东智能协同创新平台,鼓励关键技术突破。同时,广泛引进院士、行业专家、煤炭院校、行业领军企业专家,成立智能矿山建设专家委员会,为公司创新提供技术指导、咨询、评估、鉴定等,让科技创新工作助力智能矿山建设。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掌握核心技术。以培养计算机技术、工业智能控制技术人才为基础,着力培养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智能化专业技能人才,加快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
煤矿智能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完成规划任务,该公司还通过建立平台、工作考核、媒体宣传等特色“专项行动”,助力智能矿山建设。
——成立6个协同创新中心,包含了军民融合、智能网络、煤矿高端装备、互联网技术、智能掘锚、机器人等方面,以此广泛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区域煤炭企业,共同研究解决共性难题。
——建立考核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每月由专门的项目组对相关单位进行考核验收,根据结果对其进行奖罚,实现精准激励,激发队伍活力。
——成立智能矿山宣传组,总结推广智能矿山建设好成就、好典型、好经验,积极弘扬主旋律,化验室破碎机,打好主动仗。
由点到面统筹全局
全速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激起“磁场效应”。
该公司智能化建设涵盖了综采、掘进、主运输、辅助运输、供电、供排水、通信与网络、大数据、移动巡检、机器人、智能化选煤厂11大类,共522个项目。目前,已建成上湾煤矿、榆家梁煤矿等10个智能综采工作面,实现主运输系统固定岗位工减员30%,现场试点8类15台井下机器人。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