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鑫诚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网站!
新闻资讯NEWS CENTER

全国服务热线

0392-2626933 13783012349
技术文章

主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

这一年全球能源市场将迎来哪些新变化量热仪

作者:鑫诚信 发布时间:2021-03-03 18:12:53点击:

时间已经进入了2021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随着2020年的结束戛然而止。作为去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部门,能源行业今年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疫情能否被控制住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而现在最能支撑市场乐观情绪的因素就是疫苗的问世。

煤炭需求将短暂反弹

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报告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2020年煤炭需求大幅下滑,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将推动全球煤炭需求短暂反弹。

几乎没有迹象表明未来几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将大幅下降,一些亚洲经济体的需求增长抵消了其他地区煤炭需求的下降。目前,煤炭是全球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的最大单一来源。

国际能源署在其年度报告《煤炭2020年》中表示,过去2年,全球煤炭需求出现了历史性下降,主要是由欧洲和美国煤炭需求的空前下降推动的。2019年,全球煤炭需求同比下降了1.8%,主要原因是电力需求增长疲软和天然气价格低迷。国际能源署估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同比下降了5%。

“新冠肺炎疫情完全重塑了全球煤炭市场。疫情发生之前,我们预计煤炭需求在2020年将出现小幅反弹,但2020年我们见证了煤炭消费量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大降幅。”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与安全总监贞典圭介(Keisuke Sadamori)说,“如果没有2020年下半年亚洲部分国家强劲的经济反弹,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下降幅度将会更大。”

在假设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上,国际能源署预测,在电力需求和工业产出增加的推动下,2021年全球煤炭需求将较2020年增长2.6%。美国和欧洲将出现近10年来煤炭消费量的首次增长,不过,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煤炭消费量增长将占到增长的大部分。即便如此,预计2021年全球煤炭需求仍将保持在2019年的水平以下。如果全球经济不能像假设的那样复苏,电力需求没有增加,天然气价格也没有上涨,那么预计煤炭需求会增加得更少。

2021年煤炭需求的反弹将是短暂的,2025年,煤炭消费量将保持在74亿吨左右,这将让2013年全球煤炭消费80亿吨成为煤炭消费量的峰值。尽管燃煤发电在电力结构中所占的份额和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份额都在稳步下降,但从绝对意义上来讲,煤炭的消费量并不会在近期内迅速下降。

“2025年,可再生能源有望超过煤炭,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发电能源。届时,实验室破碎机,天然气可能已经取代煤炭,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主要能源。”贞典圭介说,“但是,由于亚洲主要经济体的煤炭需求仍有望保持稳定或增长,因此没有迹象表明煤炭将迅速被淘汰。”

煤炭的未来取决于亚洲。包括日本、韩国和印度在内的国家让亚洲的煤炭需求占到全球煤炭需求的75%。到2025年,欧盟和美国的煤炭需求将降至全球煤炭需求的10%以下,远低于2000年的37%。这将使这些市场需求进一步变化的影响非常有限。

油市有望在今年“翻身”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国际油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2021年石油产业以还不错的势头开始了新的一年。

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是支撑石油市场乐观情绪的主要因素。石油贸易商认为,发达国家大规模接种疫苗将很快控制住疫情,因此这些国家的经济将强劲反弹,对石油的需求将增加。

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应对疫情的形势依然严峻,石油需求保持在低水平,但接下来的几个季度石油需求将逐渐增加。

日前,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预计,2021年,全球石油的平均需求量为日均9589万桶,第四季度将达到日均9729万桶。

旅行需求下降是目前石油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有鉴于此,如果英国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毒株传播到其他国家,全球抗击疫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更多国家的边境将被关闭,更多飞行航线将被取消。

但是大多数专家认为,现在已经研制出的新冠病毒疫苗能有效地预防这种新毒株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其他潜在突变,因此,疫情带来的问题只是暂时的。2021年初始,石油需求已经开始出现反弹。

供应方面的情况也值得关注,因为“OPEC+”在努力使产量接近正常水平的同时必须仔细评估市场基本面。此前,“OPEC+”计划将1月的日均产量提高50万桶,但由于欧洲的需求疲软,该组织可能不得不将提高产量的日期推迟。

“OPEC+”的关键任务是维持生产秩序,因为身在其中的各个国家不希望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美国页岩油。不过最近的数据表明,美国的页岩油产量并未增加。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预计,美国国内石油产量将保持在目前日均1100万桶的水平。如果这个预测是正确的,那么“OPEC+”将能够在不给市场造成巨大压力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