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碳中和背景下构建煤炭产业发展新格局与碳减排行动路径张宏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画了宏伟蓝图。从我国能源领域碳排放发展情况分析,我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交通和工业三大行业,碳排放占比分别约为41%、28%和31%。据相关报告数据测算,我国由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为100亿吨左右。其中,煤炭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75%左右,其次为石油和天然气,占比分别为14%和7%。不容置疑,煤炭作为高碳能源,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消费强度,是碳减排的重中之重。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作为我国兜底保障能源的地位和作用难以改变。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构建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新格局,从煤炭全生命周期研究碳排放总量、排放结构和减排实施路径尤为关键。
推动“六化”建设,构建煤炭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推动数字化建设,构建数字经济与煤炭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目前,我国数字矿山和煤矿可视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煤矿矿区(井田)地质综合勘探成果数字化、煤矿设计与系统布局数字化,煤矿地测、采煤、掘进、开拓、机电、运输、通风、排水实现了信息化和部分智能化,为煤炭行业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推进煤炭产业数字化建设,既要实现煤矿各生产系统、企业管理系统各个环节数字化,形成大数据支持中心;还要实现数字技术与煤炭生产、安全、市场、管理有机融合,实现煤炭实体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变化和每一单市场交易都与数字经济密切关联并形成互动,将数字技术贯通于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以数字经济为统领,促进煤炭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我国煤炭智能化生产、专业化服务、定制化营销、集群化建设、绿色化发展和煤炭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推动智能化建设,构建煤炭产业现代化发展新格局。从目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实践来看,多数煤矿仍处于采煤工作面实现智能化,距离真正实现智能化煤层厚度监测、智能化切割控制、智能化生产系统与安全、通风、运输协同控制等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如煤矿巷道智能化掘进刚刚起步,矿压、通风、矿井水隐患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的智能化还需要关键技术、先进零部件、工业软件和成套装备等的研发和攻关。推动煤炭智能化发展,要以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研发为基础,围绕矿井感知、数据处理、装备系统、智能控制等,着力突破煤矿智能化共性关键技术;通过不断健全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加快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系统梳理适合我国煤矿布局特点的前瞻性、关键性、基础性重大理论、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在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中优先布局,开展专项攻关,全面提升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构建煤炭产业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三)推动专业化发展,构建煤炭行业“生产+服务”发展新格局。专业化是工业系统先进的组织形式。2016年以来,煤矿数量大幅减少,老矿区关闭退出一大批煤矿,煤矿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为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专业化发展,要依托老矿区关闭退出煤矿成建制的煤矿生产经营与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组建煤矿开采、掘进、瓦斯治理、水害防治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公司,以市场化方式开展煤矿建设生产服务工作;鼓励科研与技术服务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发挥人才与技术优势,以技术支撑、工程总承包、设备租赁+生产服务等模式,转变煤炭行业长期以来传统的煤矿建设投资、招工、生产直到资源枯竭,煤矿关闭退出、安置职工、再就业的运行模式,构建煤炭行业专业化、社会化的“生产+服务”发展新格局。
(四)推动定制化生产,构建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新格局。煤炭作为大宗散货物资,产品特点、产品质量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赋存条件,但随着煤炭消费总量达峰、碳减排压力增大,生态环保约束与污染物排放控制,煤炭产品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煤炭行业必须从需求牵引供给主动向供给创造需求转变,树立产销协同思想,加强需求侧管理,建立用户大数据系统,根据用户需求数量、质量、结构、时间,结合煤矿资源条件、煤质特征、生产和洗选加工能力,科学组织生产、加工、掺配和储运,开展定制化生产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推动煤炭产品定制化,要逐渐转变煤炭产品散货物流方式,实现产品标准化、运输规格化、质量参数化和密闭式储运,实现煤矿到用户之间点对点直接供应,稳定市场、提高效率、保障供应,真正构建煤炭上下游行业企业一体化、互利共赢长期战略合作与平稳运行的发展新格局。 (五)推动产业集群化,构建煤炭全产业链、全要素协同发展新格局。煤炭产业是资源开发型产业,位于产业链的上游,向下逐渐延伸至煤电、煤焦、煤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延伸越长,其附加值越高。由于我国煤炭资源“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赋存特点,而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呈逆向分布,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格局。随着东北、华东、中南、西南矿区资源逐渐枯竭,煤矿关闭、产量下降,晋陕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煤炭产量比重越来越高。同时,西部地区一大批煤炭转化项目的大多数产品为化工原料,仍需要运输到东部地区加工成工业制品,随后部分工业制品再转运至西部地区,如汽车、飞机零部件等。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就要紧密结合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航空航天、汽车等制造业发展实际,突破煤炭产业边界,构建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现以煤炭资源开发为源头,煤电、煤化工、煤基新材料等上下游产业链集聚融合,打造生产、加工、转化、新材料、新产品相互连接的产业体系,形成区域经济各要素优势得到最大发挥的产业集群,构建煤炭全产业链、全要素协同发展新格局。 (六)推动绿色化发展,构建煤炭全生命周期低碳无害化发展新格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顶层设计,统筹煤炭资源开发、煤矿生产、洗选加工与煤炭转化、利用全过程,推动清洁生产、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煤炭利用率,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扰动降到最小程度,化验室破碎机,加大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恢复或提高矿区生态功能。重点是推动煤炭资源综合评价、与煤共伴生资源综合开发和科学利用,推行原煤全部入选(洗),严格商品煤标准和产品定制化服务,支持煤炭开发开采加工利用全产业链清洁生产和矿区生态修复,推动黄河流域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性规划、科学布局。继续推动燃煤发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技术改造,支持煤焦化和冶金行业余热综合利用,鼓励煤化工园区化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高废弃物集中处理和综合循环利用,努力构建煤炭全生命周期低碳无害化发展新格局。
三、关于煤炭全产业链碳减排行动路径的思考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