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日前印发《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建设实施意见》,力推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建设。
意见提出,研发中心针对煤矿智能化发展中的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和产业化研究开发,大力研发应用煤矿机器人,为煤矿开展无人(少人)智能开采提供技术装备支撑。重点以研发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为基础,以数据和算法为核心,围绕煤矿精准地质探测、透明化矿井、高效掘进、智能化洗选、智能化综合保障等开展重大技术研发,全面提升矿井感知、数据处理、装备系统、智能控制等能力,形成成熟稳定的煤矿智能化技术体系。研发中心由省属大型企业集团牵头,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参与建设,建设初期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逐步向独立法人实体转变。
意见明确,研发中心通过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平台,努力成为全球一流的煤矿智能化研发创新平台。一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煤矿智能化前沿引领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心。两个基地:全球煤矿智能化技术研发和服务、装备设计和制造、智慧矿山标准、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的输出基地,引领煤矿智能化建设、煤炭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三个平台:国际一流的煤矿智能化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平台;面向全球的煤矿智能化学术交流、产业合作、专业咨询、高端人才培养交流和集聚平台;链接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创新力量,面向全球开放的协同创新网络平台。(记者李仑 牛祥 贾虎瑞)
徐庄煤矿
推动矿井迈入“智时代”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围绕2020年及“十四五”期间智能化矿井建设目标,让“动能”变“智能”,“会干”变“慧干”,推动矿井迈入“智时代”。
徐庄煤矿围绕安全生产这一核心,积极建设国家级冲击地压防治示范矿井。该矿建立冲击地压研究院,成立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团队,对地压防治难题进行重点攻关。目前,应急处置“一键应急通知”平台已经投入使用,大采深多构造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该矿积极推广智能装备应用。通过采用智能装备改造优化负400老水平生产系统,主运系统减少10条皮带,减少83人,通风系统减少测风及设备维护人员16人。
该矿把智能化建设融入“一优两补三减四化”工作中,积极深入开展技术优化。目前,该矿已先后完成了倾角最大的7332工作面、温度最高的7313工作面等多个采区支架吊装运输任务,建成了负750单水平“一井两面一线”最简生产系统。大型老空积水区探放水新技术成功应用于7197、7195、7311采空区,累计疏放积水约30万平方米,解放呆滞煤量216万吨,节省钻孔施工费用80万元。
该矿着力推进前沿技术攻关。目前,8331智能化工作面具备试采条件,7431智能化掘进工作面10月已投入生产。未来两三年内,该矿将重点攻关7431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及西翼采区上下山、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和智能化快速掘进成套装备及关键技术。
该矿突破智能(AI)技术应用,在重要岗位、地点和设备关键部位构建AI全视化监控体系,对各生产系统集中智能调度管理。目前,该矿已将10多套自动化系统有效集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急数字广播系统等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魏明东)
陈家山矿
“三网一平台”全面应用
本报讯 “这种数字化管理不仅让人看得清、理得顺、算得清、管得准,而且还实现了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费用自动归集、报表自动生成、结果实时展示。”陕煤集团铜川矿业公司陈家山矿财务科科长马龙瑞日前表示。
近年来,陈家山矿将“三网一平台”作为经营管理重点工作,实验室破碎机,层层落实责任,努力打通煤炭产供销信息互通互用的“最后一公里”。
自今年6月“三网一平台”全面推广应用以来,该矿制定了煤炭产供销全过程财务实时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实施方案,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该矿组织生产业务科室和相关经营部门人员现场培训,横向对材料、人工、电力以及其他成本费用按各专业口分工录入,纵向由财务部门对十大环节、十大过程数据进行归集,检验平台各模块间数据填报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确保平台上线运行顺利。
为保证平台信息填报高效顺利进行,该矿将每月2日至4日设为“平台信息填报日”,安排责任科室专管员集中填报,做到场地集中、数据集中、现场协调,确保平台信息与财务报表保持一致。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