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生活依然像一条奔腾的河流。或许随着各种节奏的加快,这条河还会越来越湍急。身处其中的我们,得感谢有一项叫“民生”的工作,时不时给忙着的人补充一些能量、送来一些温暖,在我们病了累了烦了时,还能有个可依靠的后盾。
民生,字面意思是民众的生计。生计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衣食住行,还包括就业、医疗、婚恋、生育、养老、教育、娱乐健身、改善环境、构建和谐关系等。
对于一名煤炭行业普通职工来说,民生是安稳工作了几十年的煤矿关了、岗位没了,企业会教他新技能,提供新岗位;是他踏踏实实工作,会得到合理的报酬;是在他工作上有劲头、有余力的时候,给他多出一把力的机会;是在冰冷的井下,让他能喝上一口热水、吃上一口热饭;是当他在异地艰苦创业,留守家中的妻儿遇到下水道堵了、灯泡坏了,有人能帮一把;是遇到了不公平或想不通的事,有人设身处地听他倾诉,而不是说“政策就这么规定的”……
本报的民生版自开设以来,专门报道煤炭企业、煤矿矿区各项民生工作。在这里,我们试图真实地反映煤炭人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喜怒哀乐。2019年,我们还重点关注了扶贫攻坚、矿区养老和矿工两地分居生活等话题。
新的一年,我们将在一如既往关注矿区民生大事的基础上,继续拓宽报道面,挖掘报道深度。
以前,衣食住行是最大的民生,即满足马斯洛需求理论中较低层次的需求。现在,温饱问题大体解决,民生工作更多围绕衣食住行的升级需求,即吃得更好,实验室破碎机,穿得更舒服,住得更宽敞,出行更便利,这也是当前我们民生报道的主要内容。
如果这些都做好了,民生工作还有什么可做的呢?或许,还有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即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更高级的需求。
每个煤矿都有资源枯竭的一天,很多赫赫有名的煤矿关了,或将要关闭。围绕着它们生活了几十年的很多人不得不散去,或担心着不久的将来终将散去的那一刻到来。即使很多煤矿还“年轻”,技术的进步,也让行业和职业前景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人们那种到一个地方就会扎根一辈子的安稳感大为下降,对生活应该更加精彩、个人应该更有价值感的期待愈发强烈。生活一刻不曾停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亦然。在丰衣足食后,民生工作不会失去需求和价值。
新的一年,期待更多的读者关注民生版,支持民生版,给我们投来视角更独特、细节更丰富的稿件。期待在这里,我们能够更及时、更真实地再现煤炭人火热的生活、多彩的生活。要知道,你们的关注,我们一直在关注。
微信扫一扫